石狮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狮子一路走来从皇宫到了民间 [复制链接]

1#

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非洲、印度、南美等地。汉武帝时,张骞出使西域,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,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。《后汉书.西域传》:“章帝章和元年(公元87年),(安息国相当于今伊朗)遣使献师(狮)子、符拔。”派使臣给当时的汉章帝刘桓送来罕见的礼品,这在当时的国都洛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从此狮子走入中国人的民俗生活,不仅受到礼遇,而且国人对它厚爱有加,尊称之为“瑞兽”。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,狮子威严多用以震慑,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,在我国佛教圣地大门前,汉唐时的帝王陵墓、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。

现存我国最早的石狮在四川雅安姚桥高颐墓前。刻于建安十四年(),共二只,左高厘米,长厘米,右高厘米,长厘米。昂首、张口挺胸,臀部高耸,肩刻双翼,前腿向前作行进状。石狮傲睨的神态,庄严威武,雕刻刚劲,敦实厚重,恰当地表达了神兽的威镇作用

到了三国、两晋和南北朝时期,由于佛教的盛行,狮子的形象频频出现在陵墓神道上和佛窟浮雕中。造型多为昂首迈步前进状,与东汉石狮类似,但形体更硕大,气势更恢弘。北朝的石狮则体量较小,造型写实,呈现西域风格,且造型逐渐从立式转向蹲式。

经过魏晋南北朝的演变,盛唐石狮彻底取代了天禄、辟邪等在帝王陵石雕中的主导地位,以万兽之王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,其蹲式造型更加中国化,对后世石狮雕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唐代石狮还打破了以往雌雄不分、左右难辨的样式,以“牡牝有别,左雄右雌”的对狮摆放形式,确定了中国式狮子的形象和摆放方式。

石狮子何时走向民间,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,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。据程张先生《元代石狮趣谈》: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“坊”中,这是一种由*府划定的有围墙、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,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,上面写着坊名字。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,以防风抗震。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、麒麟、海兽等动物,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,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。

宋元以来,坊退出了历史舞台,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,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,改造为门楼,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,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,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。刻录元代地方风俗的《析津志辑佚.风俗》一文中对这一习俗有着明确的记载:“都中显宦硕税之家,解库门首,多以生铁铸狮子,左右门外连座,或以白石民,亦如上放顿。”这是关于我国看门石狮出现时间的最早也是最详细确凿的记录。可以认定,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民间的肇始。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,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。

宋元石狮的特点是从陵墓神兽向镇宅神兽过渡。这一时期除帝王陵墓之外,寺观、祠堂、住宅、园林中也出现了很多石狮雕刻。多精雕细刻,较之前代石狮雕刻更具装饰性,如石狮身上雕有项圈、铃铛、绶带等。

明朝,陵墓石狮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而与宫殿建筑、官府建筑、民间建筑紧密结合,成为广受青睐的大门守护神。石狮子雕刻艺术不仅比宋元更高,而且人们生活中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甚至一般市民住宅,都用石狮子守门;在门楣檐角、石栏杆等建筑上也雕上石狮作为装饰。

清代,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,《扬州画舫录》中规定:“狮子分头、脸、身、腿、牙、胯、绣带、铃铛、旋螺纹、滚凿绣珠、出凿崽子。”石狮子通常以须弥座为基座,基座上有锦铺。此外,铜质狮子造型也开始流行,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京故宫太和门前的一对铜狮。这对铜狮子铸于清乾隆年间,历经数百年仍栩栩如生。

现在老百姓好多门前放着狮子,流传说能起到;避邪纳吉。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,以及还有说狮子有预卜灾害的功能。古代在宫殿、王府、衙署、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,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。以及还有狮子如何摆放?在什么位置摆放?对着什么方位摆放更是说道多多......

传说;狮子是镇宅看门的;比如说家里的印章、把玩之类工艺品,一般不随意丢弃!如若可用红纸包住狮子的头,主要是眼睛,方可丢出。信则有不信则无,我们就当故事一听罢了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