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狮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为什么狮子长了猴的脸没找到谜底 [复制链接]

1#

兴化八字街,每次去兴化必去的地方。不大的地方,聚集了众多的文化人文。兴化市博物馆,即是博物馆,还是郑板桥纪念馆。郑板桥笔下的潇潇疏竹,特色书法,纪念馆有真迹展示。看罢出来,我喜欢在八字街的石板路上转悠,一次次。

不宽的叫巷子,是如今的称呼。过去叫街,可能是兴化最宽的街。至今众多的大小商店,留着过去繁华的印记。这样的老街,全国有很多,本身不亮眼。可是,巷子里的一个县衙,却完整保留了“八字衙门朝南开”的实物,虽是易地复建,却貌似保留了原建筑的精髓。八字街,八字桥,八字大门的老衙门,一组与八相关的人文,有意思。

县衙全貌

与历史上的众多官府一样,衙门两边,安放了一对石狮子。其实,石狮子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到装饰物。宫殿、寺庙、佛塔、桥梁、府邸,甚至园林和陵墓,印信的印钮上都有它的造型。

石狮子的前身是狮子。根据历史记载,狮子进入中国,与张骞出使西域相关联。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,安息国敬献了大汉国一对狮子。因为少,所以精。狮子立马有了瑞兽的身份,成了百兽之王。汉代不仅拥有了狮子,还引进了佛教。今天所有寺庙里文殊菩萨的坐骑,都是青狮。所以,狮子地位的尊崇,还有佛教的推波助澜。

由此,石狮子应运而生。帝王陵墓前神道上的石像生中,绝对少不了狮子。进一步,狮子用威武威严的外形,成了看家护院的不二之选。府邸官衙前大肆使用石狮子,从唐开了先河。这股风,随后衍生出浓重的等级。而等级的标志,就是狮子脑袋上的鬏鬏。石狮子,很大程度上是图腾,所以石狮子总是外形夸张,与真实的狮子长相,没什么关系。

个人以为越往后期,石狮子的威严越取代灵性。著名卢沟桥望柱上的石狮子,有明清和金元不同朝代。狮子的可爱调皮,有没有区别?或许我们看不出来,专家们却是一眼能区分出朝代。有雕工的差别,更有狮子灵*的不同。

八字街石板路

县衙,正宗的官府。兴化县衙前的石狮子,据说从唐代走到今天。它们虽然经历了一千多年时光,依旧带了大唐盛世的豁达与潇洒,处变不惊地站立在大门前。

匆忙经过的人,可能不会注意到这对石狮子的特殊。这对狮子不肥不壮,与大唐的丰腴有区别。估计是开元盛世之前的狮子。后来我查了下资料,得知这座县衙最早建设于北宋。石狮子来自于唐代的说法,我心里打了个问号。

不过,这不影响我对这对石狮子的喜爱。两只狮子安坐在方形础基上。流线型身材,蜿蜒修长。两只石狮虽然分列两侧,相互对看的眼神,一千多年没有变过,保持了脉脉的温情。左侧狮子的怀中,残留了小狮子的痕迹。右侧狮子手中的绣球,已经没了一点点踪迹。两只石狮的脑袋,圆溜溜的,没有一个凸起的鬏鬏。那时候可能还没有等级层级的观念在雕刻师脑海中出现吧。

这一只损毁得好点

石狮子被风化得比较严重。身体、配件和附件,都有缺损。有的地方有残缺。两只石狮的前肢基本都没了,面对游客右侧的那只狮子,还有一条弯曲的胳膊,拢住胸前小狮子的痕迹。对面的狮子什么姿势,一点看不出来。

最神奇的是狮子的脸。老天爷照顾它们,它们的脑袋和脸,基本没有损毁。我们都知道,狮子是猫科动物,有一张表情丰富的脸。这对狮子实在奇怪,居然长了猴子的脸。我查了查,同类型相貌的石狮子,没有找到。兴化的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