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bdf/泉州网6月24日讯(记者郑运钟)由北宋时泉州知府蔡襄主持建造的洛阳桥,以其宏大的建设规模、高超的建造技术、精美的石雕工艺,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,虽历经千年沧桑,至今依然保存势若飞虹的雄姿。
洛阳桥建成之后,不但便利南北交通,更为山川增秀、山海生色。特别是,古桥上的狮身护栏和石狮子,将石雕艺术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,在桥上默默守护,早已与古桥融为一体,成为代表泉州历史文化的一个图腾。
狮身护栏和石狮子,一直在桥上默默守护着往来的行人。(陈英杰摄)
石狮子和势若飞虹的千年古桥、周边景色融为一体,为山海增色。(陈起拓摄)
造型言有尽而意无穷
“洛阳之桥天下奇,飞虹千丈横江垂”,洛阳桥气势雄壮、造型优美,自建成起就是泉州的一大名胜,也是人们常来游玩的公共空间。桥上保存有大量形象逼真、造型美观的石雕作品,而在这些石雕作品中,石狮子格外引人注目,惹人喜爱。
桥上共有狮身护栏根,它们都是按照古代狮柱的规制、造型、尺寸雕刻而成,而它们的原型正是收藏在桥中央展馆的古代狮柱,于上世纪90年代从洛阳江中打捞出土。这只石狮子,或安置在石栏杆外侧凝视着江水东流,或半蹲在桥中央仰头眺望远方海潮起起落落,或站立桥头的佛塔之畔默默守候着人来人往。这样的安排,与桥上的古塔、石亭、石栏杆以及周边江海景色错落有致,动静结合,刚柔兼备。
仔细观察,每个狮身石柱都与扶栏石柱差不多大小,只是前半面雕有蹲着的狮子,前两脚直伸,后两脚稍曲,狮头仰着,凝视远方。中国的狮子雕刻艺术始于两汉,早期多为矫健雄强的辟邪行狮,蹲狮造型最早出现在北朝的佛窟中,唐代开始流行,并奠定了中国狮子造型的基本模式。洛阳桥的仿古狮柱,正是典型的蹲狮造型,虽历经风雨侵蚀,有些已经面目模糊,但仍然威武庄严却不狰狞,给人一种庄重而又敦厚亲切的感觉。
这些饱含意象化的造型,可谓是匠心独运。与结构比例逼真、骨骼肌肉写实、刻画细致、透着一股野性的西方狮子不同,狮柱上的石狮子,早已脱却搏斗中野兽的形象,而被改良成威而不怒、强而不逞、敦厚可爱的形象,既展现出石雕师傅的艺术想象与精湛技艺,又表达出老百姓祈求平安、祥瑞等美好愿望。可以说,极简的线条与古朴的造型之下,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,表现出丰富的人文气息,达成了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的艺术效果。
石狮子被安置在石栏杆外侧,凝视着江水东流。(陈英杰摄)
传说解读精神世界的密码
千百年来,洛阳桥几经兴废,护桥狮也历经多次变动,除了现存仿古狮柱外,传说中还曾有28只石狮子。据泉州市文管会年编的《泉州文物手册》介绍,“桥上两边原立有根栏杆石柱,28只石狮”,刘浩然编著的《洛阳万安桥志》也提道:“筑成之后,桥上翼以扶栏,以防行人不慎坠入江水之中。而在扶栏之中,两边又分别排列精工雕琢之石狮子,合计为二十八只,总称二十八兽,以为上天二十八星宿之谐音。这二十八只兽惟妙惟肖,形态各异,系宋代石雕艺术珍品,惜代远年湮。”
为何古人在桥上安放28只狮子?自古以来就有多种说法,有的认为代表28位工头,也有人说代表28位工匠,而泉州文史界的知名专家李玉昆则赞同“代表二十八星宿”的观点。“二十八星宿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既有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,也蕴含着古人探索外部世界的科学精神,在官方与民间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。
结合洛阳桥的建设历史,以及古人在桥上安放石狮子的目的,28只狮子代表二十八星宿的观点,显然较有说服力。据北宋的小说类书籍《泊宅编》记载:“泉州万安渡水阔五里,上流接大溪,外即海也。海风潮交作,数日不可摆渡。”从中不难看出,千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荒村古渡,水深浪急,过往船只每遇狂风则樯倾楫摧,不少舟舶沉埋海底,无数渡客葬身鱼腹,古人在此造桥,就必须面对极端险恶环境的挑战。同时,洛阳桥的建设在当时具有极高的“科技含量”,开创了筏型基础、浮运架桥、牡蛎固基三大造桥技术,引领了南宋的造桥热潮,在中国古代桥梁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。因此,用二十八星宿来解释石狮子的数量,一方面是寄托了守护安全、天人和谐的美好愿望,另一方面,也符合洛阳桥在当时“科技感”十足的特色。
对石狮子数量的解读,既是对造桥历史的回顾,也是对泉州民俗与地域文化的一次探究。石狮子在此地一些庙宇门口,被老百姓当作神圣之物,金门、晋江等地还形成独具特色的风狮爷信仰。无疑,附会在石狮子之上的种种民俗与传说,正是泉州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,表达着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美好的愿望,以及驱邪求吉、祈福消灾、天人和谐等终极生存意义的追求,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心灵和精神需求。说到底,护桥石狮子以及“28”这一众说纷纭的数字,隐藏着解读泉州人精神世界的密码。
造型古朴、敦厚可爱的石狮子吸引游人驻足拍摄。(陈小阳摄)
图腾大俗大雅的文化性格
“站如东西塔,卧如洛阳桥”,这是每个泉州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,洛阳桥作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,又是世界文化遗产点,堪称泉州的标志。而桥上的石狮子,正是代表泉州地域文化的图腾之一,细细品味,我们可从中窥见泉州人的习性与品格、泉山晋水间的文化与精神。
南宋著名理学家、抚育过朱熹的刘子翚有诗云:“脚底波涛常汹涌,望中烟景晚分明。”描写的正是气势宏伟的洛阳桥,波涛汹涌的江流以及周围明丽的景物,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充满生机的图画。石狮子正是这一图画当中最为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,而它所展现出的风格与时代精神,影响至今,已经融入泉州人的精神血脉之中。
洛阳桥开始兴建的宋代,正是狮子文化转折期,从隋唐时期气势凶猛转向此后的亲民,也即:由野性转向驯化,从“王者”地位徐步迈入民间百姓之家。体现在雕刻风格上,以惠安石雕的石狮子为例,可以形容为:粗犷质朴兼具纤巧细腻,威武而又不狰狞,庄重而不失亲切。这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,宋代既是一个极风雅的时代,又是一个极世俗的时代。一方面,不管是极简的宋瓷、精雕细琢的宋词、意境幽远的山水画,还是文会、品茶等时尚生活,都可以用一个“雅”字来形容;另一方面,开启了文化艺术的世俗化,传统社会的俗文化开始蓬勃发展,当时城市里的勾栏、乐棚中,日夜表演杂剧、讲史、傀儡戏。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宋人的生活审美情趣,那就是“大俗大雅”。
石狮子的亲民风格、两宋时代的审美趣味,它们都与当下泉州人的习性与品格十分契合,即:雅到极致又俗得可爱。这绝非偶然,宋元多年正是泉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,东方第一大港的繁华往事让后人心驰神往、无比自豪,也深刻地塑造了泉州人的文化性格与精神风貌。
如果说,洛阳桥代表了中国古代造桥技术的最高水平,那么,桥上石狮子的造型与意境、雕艺与风格、传说与梦想,都代表了此间“大俗大雅、雅俗兼资”的文化性格。
桥上狮身护栏是按照古代狮柱的规制、造型、尺寸雕刻而成。(刘闽生摄)
记者手记
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理想寄托
狮子本非中国所产,却成为传统石雕作品中最常见的动物形象。其实,正是因为并非“土著”,人们才对其凶残野性缺乏直观认知,因而将勇猛、尊贵、祥瑞等种种理想化人格寄托在其身上。
这样的理想寄托,正是根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。
洛阳桥之南北,各有一座纪念建造者的祠堂,桥南的蔡襄祠是游客争相到访的名胜,桥北的义波祠则备受当地百姓推崇、香火鼎盛。令人称奇的是,义波祠同时供奉儒释道三教的先贤,朱熹居中,关圣帝君与义波禅宗则分列左右。按蔡襄所作《万安桥记》载,参与造桥者还有“卢锡、王实、许忠,浮图义波、宗善等,十有五人”,义波造桥的传说在当地民间广泛传播,后人因此建祠来纪念他。其实,洛阳桥是泉州民间传说最多的古桥,如《洛阳桥传说故事》《蔡太守移檄海龙王》《九日山海神洛阳镇海》《清源洞通洛阳江》《贾似道蒙羞过洛阳桥》等,其中就有一些道教神仙,如:临水夫人陈靖姑、吕洞宾等,他们的故事与蔡襄、义波和尚一样都在当地广泛流传。
儒释道是传统文化的三条主线,曾相互趋近融合,但直至宋代理学的创立,才开始真正合流。而狮子文化则自宋代进入民间之后,已经成为泉州最为普及的民俗文化之一。
因此,我们可以这样说——
修造于北宋的洛阳桥是座儒释道文化交融的千年古桥,而桥上的石狮子,在古代社会,是人心与天道、佛法、自然之间沟通的桥梁,在现代社会,则积淀成地域历史文化传统与民俗的经典图腾。千百年来,石雕匠人选择了狮子,将心灵与精神安顿于此,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于此。(郑运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