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狮市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莆田这7座现存古桥,有你家乡的吗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里扁平疣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pf/a_8812967.html

我愿化身石桥,

受五百年风吹,

五百年日晒,

五百年雨打。

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。

前言

关于古桥的传说,电影《剑雨》中有一段对白,最是动情!原来这是一个佛教故事——

佛陀弟子阿难出家前,在道上见一少女,从此爱慕难舍。

佛祖问他:你有多喜欢那少女?

阿难回答:我愿化身石桥,受五百年风吹,五百年日晒,五百年雨打。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。

莆田自古以来就是鱼米水乡,南北洋水系星罗棋布,先民在水上造桥,连接起条条通道。至今遗留下来座座横跨山水间的古桥,见证了先民行走的足迹,也见证了先民与大自然斗争的勤劳智慧。

本期我们结集了七座莆田现存有特色的古桥,这是莆田资深摄影家曾炳麟先生多年来不辞辛劳拍摄而成的。

你最喜欢哪座桥?

投票!支持你家乡的古桥!

纳尼?不知道选哪个?

那快来认识一下它们吧!

一、延寿桥

延寿桥,位于莆田市绶溪公园内的绶溪上,建于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公元年),该桥是座14孔石梁桥,桥长93.5米,宽2.6米,高8.5米,跨径7.5米。

桥畔今存南宋龙图直学士陈密题书“延寿桥”石碣一方。

延寿桥为古代驿道上的主要桥梁,行人商贾南来北往。延寿桥不仅仅是通行要道,更承载了当地人的记忆,为这座城留下了商贸繁华的烙印。

延寿桥酷似长虹雄踞溪流之上,微风吹拂,水光潋滟,桥面两侧石栏杆上雄踞着各具形态的石狮子,基本保持了明代建造时的全貌,再现了“石狮不嫌风雨斜,钓竿自具烟云趣”的美丽景观。

目前,该桥严禁机动车通过,古桥得到很好地保护。

如今,绶溪公园按照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,让居民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有序建设。园内大量有着深厚历史人文积淀的乡愁记忆都将融入红花绿叶之中,实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、相得益彰,展开一幅山水田园新画卷。

二、熙宁桥

熙宁桥(阔口桥)位于木兰溪下游荔城区镇海街道阔口村,宋熙宁年间(——)创为浮桥,靖康元年(年)改建为石梁桥,桥长米,宽5米,7墩8孔,高10米许,有石栏杆,柱头雕有姿态各异的石狮,造型粗犷,桥北建有方形石雕佛塔和熙宁桥碣一座,气势雄伟。

熙宁桥是城区通往南洋及沿海的主干线桥,是木兰溪上第一座建起的石梁桥,它使木兰溪两岸畅通,风雨潮汐无阻,避免以前渡船之苦。它又最早建成公路桥,以通汽车。

年把原桥5米加宽成8米,加盖钢筋混凝土桥面;年又因汽车流量增多,再次扩宽,把桥面加宽至13米,可以两架汽车同时对开;现福厦高速公路经过莆田,熙宁桥成为高速路莆田出入口处的主要桥梁,每天有万架次以上汽车日夜川流不息地过桥。

熙宁桥历经千年,桥面数度冲毁,但是桥墩牢固屹立不倒,至今使用,这是古桥的根基。专家以为:一为选址正确,阔口岸平江阔,无江流海潮撞击之患;二为高度适宜,潮洪不漫桥面,亦不招风;三为桥面薄轻,桥墩受力减少;四为墩基牢固,溪底松木垫底。五为桥整体性强。

三、五府桥

五府桥又名“五官店桥”,位于荔城区新度下横山村,当地村民称为“古义桥”(莆田话)——老实人的桥。该桥为4孔石梁桥,南北走向,三座舟形墩,桥梁部分净长23.4米,面宽2米,3墩、高4米,门跨径3.45~5.35米。

桥面由4块厚约60厘米的青石板铺设而成,桥与溢流平堤、踏道连成整体,总长57.6米。

该桥始建于宋元祐年间(—),清雍正元年()和乾隆十六年()重修。

年一场洪水将五府桥冲垮,部分桥面的青石板至今沉睡于河底,三座舟形的桥墩仅完整保存下来一个。当时村民为了方便通行,将被冲毁的两个桥墩进行简单的修补,并用木板当桥面,勉强通行。

四、澄渚桥

澄渚桥位于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(古属于兴教里澄渚镜),它是过去山区通往平原的必经之路。南宋绍兴间李富建造,元太定年间由邑人俞尚宽重修。

古为石梁桥,桥身南北走向,用4条赤褐色长条石铺设,最长条石为7.10米,条石表面还镌刻着陈俞(即今澄渚村)捐石人的名字。桥全长24.35米,宽2.40米,桥梁石厚0.35米,船形桥墩,2墩3门,桥两边设置石栏杆。造型古朴,桥石长而厚,坚固美观。

澄渚桥历经八百多年风雨侵蚀、洪水冲击、地震摇撼,至今桥基、桥身仍保存较为完整,这是莆田宋代桥梁史上的奇迹,极有文物保护和研究价值。

据有关史料记载:澄渚桥系采用睡木沉基法而设计,即用木料横置在河底作桥基,再在木筏上垒筑墩石,借助墩石的重量来压住桥基,这种方法有别于打桩基础作业。澄渚桥之所以能保存至今,就是得益于该独特的科学设计。

五、宁海桥

宁海桥距莆田市区约15公里的*石镇木兰溪入海处,古为宁海渡,故名宁海桥。因这里溪海汇集,潮大流急,泥沙滚滚,建桥工程十分艰巨。从元代元统二年(年)至清康熙十九年(年)的三百多年间,六建六圯。现存的桥,是从清雍正十年(年)开始,耗费15年修建的。

桥为石梁式,全长米,面宽5.8米,有船形石墩14座,高10米,两墩之间的净跨径在8.8-11.8米之间,比我省著名的五里桥和洛阳桥的跨径还大。桥面用75块长13米、宽、厚各1.2米的巨石条铺设而成,每块条石上都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资数额。

桥面两旁有石扶拦,望柱头均雕有姿态各异的石狮。桥的两端,立着高约3米、头戴盔身披甲、手执长剑、威武雄壮的护桥将*石像,系明代雕造。

宁海桥是一座势如长虹、凌空飞架的大石桥,雄伟壮观。每年端午节,拂晓站在桥上观日出,蔚为奇观;旭日初升,极似一面大圆镜,放射出万道金光;桥下波光粼粼,犹如金龙逐波,十分壮观,故有“宁海初日”之雅称,为“莆田二十四景”之一。

年,在原有的桥面上,加高1米多,铺设水泥桥面,涵江至沿海公路从此桥上通过。公路桥将宁海古桥罩在下端,这种“桥上桥”的模式,全国罕见。

六、澳柄桥

澳柄桥位于涵江区白沙镇澳柄村的澳柄宫前,横跨澳溪之上,为平梁石桥,南北走向。

它长30米,宽3米,高11米,由6座船形桥墩支撑,分水7门,门径为4.2米,十分坚固,至今保留宋石桥风貌。

桥栏望柱雕有狮子,桥南仍保存着宋绍兴十三年()兴建,光绪十八年()重修的石刻。

澳柄桥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时代的风雨沧桑,桥墩受过多少次洪水猛烈冲击,稳坐如山,屹立自然,展现宋代桥梁艺术风格,几百年来为山乡通往澳柄岭到莆阳平原等地的交通要道。

七、深固石碇桥

石桥最原始的形式是石碇桥,在唐以前,先人们就在溪涧竖立石蹬,以渡行人。

位于涵江区萩芦镇深固村的石碇桥,是我市唯一一处列入全国文物普查重要发现的石碇桥。

整座桥宛如一排钢琴琴键,静卧在萩芦溪上,这座石碇桥全长89米,共有块石蹬。

莆田的小伙伴,

这些历经沧桑岁月的古桥,

您都走过了么?

推荐阅读

莆田这15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,有你家乡吗?

钱塘茶会秋,在南少林与您相约一杯茶。

三廿三“平安糕”,一款莆田人自己的伴手礼!

作者简介

摄影作者:曾炳麟,男,共和国同龄人,福建莆田人,喜欢行摄于本乡、本土,不少照片被各种报刊、杂志、画册、史志和影展、影赛等选用;有些照片被省、市、区档案馆、博物馆收藏。

《曾炳麟作品集》

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

(责任编辑:紫琪)

本文根据作者授权发表

在这里,遇见最美故乡!

长按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